《笑譚兩種》,蔡瀾
笑,是蔡瀾筆下的常客。《笑譚兩種》不教人如何笑,卻透過兩種視角,拆解笑的本質——一種是市井的憨笑,一種是智者的哂笑,兩者交織成生活最動聽的和弦。
他寫茶樓裡顧客聽笑話的反應:「有人噴茶,有人摔筷,像鍋裡突然炸開的爆米花。」這比喻妙極,把無序的笑聲轉化為具象的畫面。書中強調:「笑須有破壞力,像孩童踩碎陽光,不講道理。」這讓我想起禪宗的「無明破執」,笑,原是最直接的解脫法門。
另一種笑,則帶鋒芒。蔡瀾談某文人以諷刺詩嘲諷時局,「字句如投槍,卻裹著糖衣」。他引用書中句:「幽默是劍,笑聲是劍鞘——先讓人卸下防備,再一擊中的。」這讓我想起古龍的刀客,看似荒唐的舉動裡,藏著最凌厲的洞察。
他分析「笑點」如廚師剖魚:「要知筋絡在哪,一刀下去恰到好處。」書中舉某笑話為例:兩人爭誰更懶,一人說「我懶得爭」,另一人答「我連答都懶」。蔡瀾評:「懶到極致反成哲學,像醃漬過的苦瓜,苦中泛甜。」
最動人處,是他寫病榻上的老人聽相聲,「眼縫裡漏出光,像將熄的炭火突然爆個火花」。這讓我體悟:笑,原是對抗荒謬的溫柔武器。書末他寫:「若世界只剩一種笑,我選擇傻笑——至少不讓悲傷獨占臉龐。」 笑譚兩種,蔡瀾**
《笑譚兩種》可謂是蔡瀾幽默哲學的集中體現。他說:「笑話要像雲吞麵,熱辣辣即食最過癮。」書中分為「笑自己」與「笑世人」兩部分,前者溫潤如玉,後者犀利如刀。最精彩的是他對各種社會現象的點評,看似輕鬆調侃,實則入木三分。
「做人最緊要識笑,識笑就識食」,蔡瀾如是說。這句話道出了他的處世哲學——用幽默化解困境,用笑容面對人生。書中每個笑話都是一面鏡子,照出世間百態。讀這本書,你會發現真正的幽默不是插科打諢,而是一種生活智慧,讓人在笑聲中看透世事,在輕鬆中保持清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