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思考方式:專注20%的要事,避免80%的瑣事
當我告訴人們,禾倫·巴菲特遵循5小時規則,把80%的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時,他們的反應都是可以預見的:「他能做到這一點,因爲他是禾倫·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遠達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樣。」 雖然這種反應可能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但肯定不會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因爲事實是:巴菲特從小學開始就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和思考上。擁有更多的錢或管理一家大公司,並不能給你更多的空閒時間。 空閒的時間,從來不是默默出現的。除非退休,否則人們不會有大量的空閒時間。相反,空閒時間是一種策略的結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時間的結果。 出於對巴菲特獨特的策略的好奇,我讀了幾本關於他的書、他寫給股東的大部分年度信件,觀看了他幾乎所有的採訪。 不要搞錯了......在巴菲特做出如此輕鬆的舉止背後,是世界上最冷酷無情的優先排序者(以一種好的方式)。 以下是禾倫·巴菲特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爲了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和思考而採用的六大策略。 當你閱讀這些策略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些策略並不像網上看到的那些典型的組合策略一樣,它們並不是隨機的。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模式——他的首要心智模型。 策略一、殺死繁忙的工作 巴菲特從它的日程表上劃掉了幾乎所有CEO必須完成的任務: 他從不與分析師交談(據巴菲特估計,一個典型的CEO有20%的時間會花在與華爾街分析師的交談上)。 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 他不參加行業活動。 他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住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一個紐約市外的地方。 他幾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 重要的是,這些決定不是偶然發生的。做出這些決定,巴菲特需要不斷地抵抗巨大的社會壓力。 我們通過巴菲特的私人飛行員邁克爾·弗林特(MichaelFlint)了解了巴菲特是如何應對分心和他應該承擔的義務的。 巴菲特曾經給弗林特介紹過確定優先次序的三步走策略,我希望你現在就能嘗試一下,以便真正理解這個信息: 首先,巴菲特讓弗林特在一張紙上寫下他的前25個目標。現在,你就把你的目標寫下來。 接下來,他讓他選出前5個。到目前爲止,沒什麼特別的。 最後,他讓弗林特把那20個他沒有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 在第三步,你會看到巴菲特在排定優先級上面的天才之處。在這一點上,大多數人只會專注於前5個目標,然後間歇性在其餘的目標上投入精力。 但巴菲特沒有。他建議弗林特:「不管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