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倪可誠」標籤的文章

讀書報告:榮耀變革

 **在變革中尋找榮耀:當改變成為唯一的常態** 站在中環街頭,看著霓虹燈下的招牌更迭,昨日還是百年老字號,今日已變成新潮概念店。香港這座城市從來不懼怕改變,但我們是否真正懂得如何與變革共處?倪可誠的《榮耀變革》("Glory in Change: Navigating Transformation with Purpose and Pride")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mark>變革不是需要忍受的過程,而是可以創造榮耀的旅程</mark>。 作為資深組織變革顧問,倪可誠曾協助多家跨國企業度過轉型陣痛。他寫作此書的動機很務實:目睹太多組織將變革視為「不得不做的痛苦之事」,導致員工抗拒、效率低下。他認為,<mark>真正的變革不應伴隨屈辱,而應充滿榮耀</mark>——這個觀點對經歷過無數社會轉型的香港人而言,格外觸動心弦。 全書以「變革三部曲」為主軸:抗拒期的心理疏導、過渡期的方向指引、新生期的價值重塑。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抗拒」的重新定義:<mark>抗拒不是阻礙,而是投入的證明——人們只會對在意的事物產生強烈情緒</mark>。這個觀點讓我想起香港老店轉型時,老師傅最初的反對往往源於對傳統工藝的執著,而非單純的守舊。 書中引用了一個生動案例:某歐洲百年企業在數位轉型時,沒有強迫老員工學習新技術,而是邀請他們擔任「品質守門員」,用累積的經驗為新流程把關。結果不僅順利轉型,更誕生了多項創新專利。這種<mark>讓改變成為榮耀傳承,而非否定過去</mark>的智慧,值得香港許多正面對世代交替的企業借鏡。 《榮耀變革》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跳脫了傳統管理學的框架,從人性角度理解變革。作者提出一個精闢的比喻:<mark>變革就像學游泳,在岸上讀再多理論,都不如真正跳進水裡感受浮力</mark>。這解釋了為何許多企業的變革計劃書完美無瑕,執行時卻困難重重。 書中關於「領導者自我變革」的章節尤其發人深省。倪可誠直言:<mark>最難的變革不在組織,而在領導者的鏡中自省</mark>。他觀察到,成功的變革領導者都有一個特質:願意在過程中公開自己的困惑與學習,而非永遠表現得成竹在胸。這種真誠的脆弱,反而能建立更深...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