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麥斯威爾** 在《**溝通的黃金法則**》(*Everyone Communicates, Few Connect*)
**溝通,不只是說話** 在茶餐廳聽到鄰桌激動講電話:「我講極你都唔明!」不禁失笑。這情境,你我都不陌生吧?美國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 在《**溝通的黃金法則**》(*Everyone Communicates, Few Connect*)中一語道破:**我們常常在「說話」,但極少真正「連接」**。這本書,正是他數十年經驗的精髓。 **為何寫這本書?** 麥斯威爾發現,太多人將溝通視為「說話的技巧」,但真正的成功者,無論是企業領袖還是社區朋友,都是那些能與人建立真誠連接的人。他想撕掉「溝通等於複雜理論」的標籤,讓普通人也能掌握這門藝術。 **連接,從心開始** 書中最精妙之處,是將焦點從「我」轉移到「對方」。麥斯威爾分享,有一次他準備了精彩的演講內容,卻發現觀眾反應冷淡。他頓悟:**「人們不在乎你知道多少,直到他們知道你有多在乎。」** 從那天起,他每次開口前都會問自己:「我是在為自己表演,還是為聽眾的價值而說?」 他提出幾個簡單卻深刻的原則:**「溝通者關注自己,連接者關注他人」**。這讓我想起樓下看更陳伯,他總能記住每位住戶的瑣事,大家自然願意聽他說話。真正的連接,從來與職位高低無關。 **把複雜留給自己** 另一個觸動我的觀點是:**「連接者會化繁為簡,而不是故弄玄虛」**。麥斯威爾觀察到,有些學者專家習慣用術語來建立權威感,但真正的連接者恰恰相反。他舉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爐邊談話」,用尋常百姓都懂的語言解釋複雜政策,讓全國凝聚共識。 這讓我想起香港街頭的社會運動,雙方陣營往往各說各話,標語口號越來越艱澀。如果我們能學會麥斯威爾說的 **「找到共同點,用故事代替說教」** ,公共討論會不會更有建設性? **不只在工作,更在生活** 這本書最特別的是,它不只是一本商業溝通指南。麥斯威爾用大量生活化例子,從如何與青春期的子女對話,到社區義工如何動員鄰居。他提醒:**「真正的連接發生在你真誠地想要理解對方,而不只是急著被理解。」** 書中有句智慧之言值得細味:**「當你只專注於自己的時候,你的世界很小;當你開始關注他人,你的世界變得無限寬廣。」** 在這個人人急於表達的時代,或許我們最需要的,是重新學會傾聽與連接。 下次當我們想說「我講極你都唔明」時,不妨停一停,想想麥斯威爾的提醒——也許問題不在對方不理解,而在我們未曾真正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