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死亡逼近才知道活錯了- 4 公分腫瘤教我的事:人生最重要的順序,
生命往往在面臨死亡威脅時,才顯露出它的真實面貌。《死亡逼近才知道活錯了- 4 公分腫瘤教我的事:人生最重要的順序》這本書,正是作者從癌症診斷中悟出的生命課堂。透過個人經歷,作者細膩地描繪了從恐懼到覺醒的旅程,提醒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優先順序。書中沒有華麗的理論,只有真摯的分享,讓讀者跟隨作者的腳步,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當作者得知體內有4公分腫瘤時,他寫道:「那一刻,時間靜止了,過去追逐的名利、成就,突然變得輕如鴻毛。」這句話擊中了我的心靈,彷彿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日常的盲目。我們總在忙碌中迷失,為了工作、金錢或社會認可而奔波,卻忘了照顧身心健康與情感需求。作者比喻這種生活如同在迷霧中開車,只顧前進,卻看不清方向。直到疾病來襲,才驚覺活錯了順序。書中描述手術前的夜晚,作者回顧一生,發現最珍貴的記憶是與家人共度的時光,而非職場上的勝利。這種覺醒如同黎明前的曙光,雖然痛苦,卻帶來了新生。 治療過程中,作者學會了「慢活」的藝術。他提到:「每一天都是禮物,我不再急著填滿行程,而是學習呼吸、感受當下。」這種轉變讓我反思自己的快節奏生活。例如,作者分享了一個簡單的實踐:每天早晨花五分鐘欣賞窗外風景,這讓他重新與自然連結。書中比喻這如同農夫耕種,需要耐心等待收成,而非強求立即結果。透過這種方式,作者發現快樂來自於小事,如一杯熱茶、一個擁抱,而非物質积累。這讓我聯想到,現代人常被效率綁架,忽略了生活的質感;唯有放慢腳步,才能品嘗生命的滋味。 書中也強調了「關係修復」的重要性。作者在病中意識到,過去的爭執與怨恨只會消耗能量,於是主動與疏遠的親友和解。他寫道:「原諒不是軟弱,而是釋放自己的枷鎖。」這句話深具力量,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心靈的牢籠。例如,作者與父親的關係一向緊張,但透過真誠對話,他們找到了共同點,重建了信任。這種經驗好比園藝,需要定期修剪枯枝,才能讓新芽生長。讀到這裡,我不禁思考自己的人际關係,是否也有未癒合的傷口?書中的智慧提醒我,生命無常,與其抱持怨恨,不如用愛來填補裂痕。 此外,作者探討了「死亡教育」的意義。他認為,社會常避諱談論死亡,但直面它反而能豐富生命。書中寫道:「死亡不是終點,而是生命的導師,教我們珍惜當下。」這種觀點如同燈塔,在迷茫中指引方向。作者在支持團體中遇到其他病友,他們的分享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鬥,但透過互助,可以找到力量。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