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2023全新增修版)》,Warren Buffett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早已被視為價值投资的聖經。2023全新增修版除了保留經典內容,更新增近年信件與註解,讓讀者得以一窺「奧瑪哈先知」跨越半世紀的投資智慧。書中不僅談論選股策略,更涉及企業治理、人性洞察與人生哲學,堪稱一部「資本主義的操守指南」。 巴菲特開宗明義指出,投資的首要原則是「不要賠錢」,第二原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背後卻蘊含風險管理的核心思維。他強調,真正的風險不在股價波動,而在於「本金的永久損失」。因此,他偏好購買具持續競爭優勢(經濟護城河)的企業,如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這些公司即使在經濟低潮時仍能穩定獲利。 在選股標準部分,巴菲特提出四大要點:業務易於理解、具持續營運歷史、良好長期前景、以及管理層誠實且專注。他尤其重視管理階層的「品德」,認為「惡棍管理的便宜公司,遠不如賢人管理的合理價格公司」。這種將企業文化視為投資評估要素的觀點,在短期投機盛行的今日更顯難得。 書中亦多次討論「市場週期」與「投資者情緒」的互動。巴菲特以幽默的筆調寫道:「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句名言背後,是對市場非理性的深刻理解。他提醒投資人,應將股市視為稱重機而非投票機,重視企業的內在價值而非短期價格波動。 另一值得關注的主題是「資本配置」。巴菲特認為,優秀的管理者應像園丁修剪樹枝般分配資本,將資金投入能產生最高報酬的領域。例如,伯克希爾哈薩威常以保險浮存金支持其他投資,這種「雪球效應」讓資本不斷累積複利。 在新增的近年信件中,巴菲特亦談及氣候變遷、加密貨幣等新議題。他直言,氣候風險雖存在,但無法量化為投資決策的唯一依據;至於加密貨幣,他則批評其「不生產任何價值」,僅是賭博工具。這些直言不諱的評論,再次展現他堅持價值投資的立場。 全書最打動人的,或許是巴菲特對「長期主義」的堅持。他寫道:「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隻股票十年,連十分鐘都不要考慮。」這種超越時間的視野,不僅適用於投資,更是人生決策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