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Ray Dalio」標籤的文章

讀書報告-Principles, Ray Dalio

《Principles》是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Ray Dalio)的經典之作,融合其從失敗中淬鍊出的生活與投資法則。全書分為「生活原則」與「工作原則」兩部分,核心思想可歸納為:以極度求真、極度透明的心態,建立基於原則的決策系統,從而實現個人與組織的進化。 一、生活原則:痛苦+反思=進步 達利歐開篇即言:「真相是獲得良好結果的必要基礎。」他提出五步流程實現目標: 設定清晰目標; 識別問題(如「我為何未達成目標?」); 診斷問題根源(區分「能力不足」與「流程缺陷」); 設計解決方案; 執行並迭代。 其中最關鍵的是「擁抱痛苦」:他以「冥想式反思」對待挫折,例如曾因預測錯誤導致橋水虧損,但透過錄影自我剖析,將失敗轉化為「投資原則」的基石。他強調:「若不以開放態度接受批評,就如同閉眼開車。」 二、投資原則:理解機器如何運作 達利歐將經濟視為一部「機器」,其運作遵循「交易→市場→經濟」的鏈式反應。他提出「全天候策略」的核心逻辑: 分散投資:不僅跨資產類別(股票、債券、商品),更需平衡「增長型」與「保值型」資產; 風險平價:調整各資產權重,使組合在經濟不同階段(通膨/通縮、繁榮/衰退)皆能穩定回報; 動態再平衡:定期買入貶值資產、賣出增值資產,維持目標比例。 他更警告:「過去表現不代表未來結果」,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多數模型低估「尾端風險」,而橋水因納入「壓力測試」情景,成功避開災難。 三、工作原則:意念勝過層級 在組織管理上,達利歐提倡「極度透明」文化: 開放討論:鼓勵員工以「兩分鐘規則」發表異議(即讓對方完整陳述後再回應); 數據驅動決策:例如橋水的「棒球卡」系統,以量化指標評估員工能力與盲點; 可信度加權投票:在決策時,更重視「多次成功預測者」的意見,而非職位高低。 他直言:「層級制常導致最會說話而非最懂的人掌控決策,這是低效的根源。」 四、進化原則:從錯誤中學習 達利歐將人生視為「不斷進化的遊戲」,提出「進化五步驟」: 追求高層次目標(如「我想理解世界如何運作」); 找出阻礙目標的問題; 診斷問題根源至分子層級(例如「我易怒是因睡眠不足,還是價值觀被挑戰?」); 設計顯性化方案(如制定「每日冥想20分鐘」規則); 推動變革並測量結果。 他強調,「進化的速度取決於反思的頻率與深度」,並建議以「每日日誌」記錄決策邏輯,作為後續改進的素材。 結語:原則是導航人生的G...

讀書報告-How Countries Go Broke, Ray Dalio

  在《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橋水基金應對大週期的原則》一書中,Ray Dalio以他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宏觀經濟研究,深入探討了國家破產的根源與應對策略。這本書不僅是經濟學的專著,更是一部關於歷史循環與人性弱點的深刻反思。Dalio通過「大周期」的框架,解釋了國家如何從繁榮走向衰退,並提供了實用的原則來預測和應對這些變化。 書中有一段話引人深思:「經濟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它遵循著可預測的周期,而債務則是這部機器的潤滑劑,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故障。」這句話沒有被刻意標榜為佳句,卻自然融入在對經濟周期的分析中。Dalio用機器的比喻來簡化複雜的經濟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國家破產的機制。例如,他將國家的債務累積比作一個人的信用卡透支——如果不及時償還,最終會陷入破產的困境。 另一個精彩觀點是:「歷史總是在重複自己,因為人性從未改變。」Dalio通過比較不同國家的案例,如羅馬帝國的衰落到現代國家的債務危機,說明了大周期的普遍性。書中寫道,當一個國家過度依賴借貸來維持繁榮時,它就像在沙灘上建城堡,潮水一來便轟然倒塌。這種生動的比喻讓讀者對經濟風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此外,Dalio強調了生產力與創新在避免破產中的關鍵作用,他將這比作汽車的引擎——如果沒有持續的動力,再好的車輛也無法前行。 這本書還提供了橋水基金應對大周期的具體原則,例如多元化投資和風險管理。Dalio指出:「在風暴來臨前做好準備,比在風暴中掙扎更為重要。」他通過個人經歷來說明,如何在經濟下行中保持韌性。這些內容不僅有理論深度,還充滿實用價值,讓讀者能應用於個人或企業的決策中。 總的來說,《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是一本視野宏闊、見解獨特的著作,Ray Dalio以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揭開了經濟周期的神秘面紗。閱讀這本書,就像擁有一張經濟地圖,幫助我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导航。無論是經濟學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益,學會在變局中保持冷静與智慧。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