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Karen Dillon」標籤的文章

讀書報告-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Clayton M. Christensen, James Allworth, Karen Dillon

 讀書報告-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Clayton M. Christensen, James Allworth, Karen Dillon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我們常常在忙碌中迷失方向,忘記問自己最重要的問題:如何衡量這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與合作者James Allworth和Karen Dillon的這本書,正是從哈佛商學院的課堂出發,引導讀者將商業策略應用於個人生活,尋找真正的幸福與意義。這本書不僅是管理大師的智慧結晶,更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內心的價值觀與選擇。 書中開頭便提出一個核心問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需要深度反思。作者以企業案例為比喻,指出人生就像一家公司,如果沒有清晰的策略,資源(如時間與精力)就可能被浪費在短期利益上,而非長期幸福。他分享,「很多人投資事業,卻忽略了關係的投資」,這句話自然融入書中的主軸,提醒我們家庭與友誼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透過這個比喻,讀者能輕易將商業概念轉化為生活智慧,例如將「資本分配」對應到時間管理,從而更謹慎地規劃每一天。 書中進一步探討如何找到人生的「目的」,並以此為指南針。作者強調,目的不是一蹴可幾的,而是透過持續的試錯與學習而來。他說,「幸福來自於對他人貢獻的感知」,這種觀點讓讀者意識到,衡量人生不應只看財富或成就,而是內心的滿足感與影響力。例如,書中描述許多成功企業家晚年才發現,真正的快樂源自於家庭和社區的連結,這就像一棵樹,根扎得越深,越能抵禦風雨。這種比喻讓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幫助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討論動機與價值觀時,作者區分了「內在動機」與「外在獎勵」,並警告過度追求後者可能導致空虛。他引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如果你只專注於升職加薪,就像在沙漠中追逐海市蜃樓,永遠無法解渴。相反地,培養內在動機—如學習與成長—才能帶來持久快樂。書中鼓勵讀者定期「稽核」自己的人生,確保行動與價值一致,這種做法彷彿定期保養車輛,能預防未來的故障。透過這些洞察,讀者學會如何避免常見的陷阱,例如工作與家庭的失衡。 最終,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實用框架,幫助讀者定義自己的成功標準。作者總結,「人生最危險的,不是失敗,而是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這句話迴盪在書頁之間,喚起讀者的自省。透過克里斯汀生的智慧,我們學到衡量人生不在於外在指標,而...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