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讀書報告-《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唐鳳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如同航行在浩瀚大海上的船隻,面對著風浪和未知,急需一張指引方向的航海圖。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一書,正是這樣一份指南,由台灣數位政務委員唐鳳親述,楊偉誠整理,帶領讀者探索如何打破常規思維,以創新的視角和方法,面對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 唐鳳,這位被譽為「數位驃騎」的奇才,以其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行動力,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榜樣。在書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框架——“破框思考”,這是一種跳出傳統思維模式,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的方法。正如唐鳳所言:“破框,不是為了反叛,而是為了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書中,唐鳳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破框思考:「就像從魚缸裡跳出來看魚,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思維框架所限制,以為那就是全部的世界。破框思考,就是跳出魚缸,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待問題。」這個比喻,不僅生動地說明了破框思考的本質,也讓我們明白,只有打破常規,看待問題。」這個比喻,不僅生動地說明了破框思考的本質,也讓我們明白,只有打破常規,看待問題。 在工作篇中,唐鳳分享如何將破框思考應用於解決複雜問題。她提到,面對問題時,我們往往急於尋找答案,而忽略了問題本身的定義。破框思考,則是先從多角度重新定義問題,再尋找解決方案。例如,在處理跨部門合作時,她建議先理解每個部門的立場和需求,再尋找共同點,這樣往往能找到更創新的解決方案。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如果我有一個小時去解決一個問題,我會花五十五分鐘去理解問題,然後用五分鐘去解決它。” 學習篇中,唐鳳強調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她認為,學習不應該限於學校教育,而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破框思考,能幫助我們跳脫傳統學習模式,從實踐中學習,從失敗中學習。她分享了自己學習程式設計的經歷,說明如何透過實踐和反複試錯,逐步掌握新技能。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行動篇中,唐鳳分享如何將思考轉化為行動。她提出「最小可行產品」(MVP)的概念,鼓勵先做出簡單的原型,再透過回饋逐步改進。這種方法,不僅能快速驗證想法,也能減少失敗的代價。她以自己參與的開放政府項目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實現目標。正如書中所言:“行動,是思考的翅膀,只有通過行動,思考才能飛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