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讀書報告-《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標籤的文章

讀書報告-《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

在投資世界中,多數人追求複雜的策略、即時的訊息,卻往往忽略「簡單」的力量。關又之的《阿甘投資法》以電影《阿甘正傳》為靈感,提出一套「減法投資」哲學: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通過定期定額、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實現穩健財富累積。本書反潮流而行之,將投資簡化為「設定自動轉帳後忘掉帳戶」的過程,恰似阿甘的純粹與堅持,在喧鬧的市場中訴說一則「慢即是快」的財富故事。 一、破除迷思:為什麼「努力」反而賺不到錢? 作者開篇即質疑傳統投資者的「勤勞迷思」:每日盯盤、分析財報、追逐熱門產業,卻因情緒波動與交易成本消耗收益。他以「農夫種田」比喻長期投資:若天天挖起種子檢查生長情況,反而無法收成。數據顯示,1980至2020年間,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約10%,但散戶平均報酬僅3-4%,主因即是频繁交易與選股失誤。 書中提出「三不原則」——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並非偷懶,而是基於「有效市場假說」與「行為金融學」的實證結論。作者指出,市場已反映所有公開訊息,個人選股難以持續超越大盤;而人性的恐懼與貪婪,更常導致「高買低賣」。因此,「什麼都不做」反而成為破解困局的最優解。 二、核心策略:定期定額+指數化,打造「無腦賺錢機器」 關又之將阿甘投資法具象化為「自動潑水機」:設定後無需人工干預,靠系統化操作獲利。具體而言,投資者需選擇寬基指數ETF(如標普500、MSCI全球指數),並以每月固定金額投入,無視市場波動。這種「平均成本法」能稀釋漲跌風險,例如某月股價下跌,同樣金額可買入更多份數,長期復利效果顯著。 書中以「台積電 vs. 指數基金」案例說明:若2010年起每月投資1萬元於台積電,至2020年報酬率約200%;但若因選股失誤投入「某電子股」,可能面臨虧損。相比之下,投資MSCI台灣指數ETF同期報酬率約150%,雖未登頂,卻避開個股暴雷風險。作者強調:「我們不需要戰勝市場,只需確保分享市場成長的紅利。」 三、心理建設:如何與「懶惰」和平共處? 本書獨到之處在於,將「懶惰」轉化為優勢。關又之提出「三階段心法」: 強迫階段:設定自動轉帳,強制儲蓄,克服「等有錢再投」的拖延。 習慣階段:將投資視為「繳水電費」,培養無意識執行習慣。 無為階段:市場下跌時,以「超市打折」心態看待,反而是累積份數的機會。 他並以「龜兔賽跑」比喻:兔子(主動投資者)雖快,卻常因疲勞或分心停滯;烏龜(被動投資者)憑...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