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岩崎夏海
讀書報告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岩崎夏海 日本作家岩崎夏海的《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以獨特的視角將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理論,融入高中棒球社團的經營場景中,打破了管理學與青少年校園生活的隔閡。這部作品不僅於 2011 年成功改編為動畫在 NHK 綜合台播出,更憑藉淺顯易懂的故事與紮實的理論支撐,讓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感受到管理學的實用價值,讀後頗有啟發。 故事圍繞高中女生南雲晴子展開,她偶然接觸到杜拉克的《管理學》後,決定將書中的理論運用到自己擔任經理的棒球社。彼时的棒球社士氣低迷、訓練雜亂無章,隊員間缺乏協作,甚至面臨解散危機。晴子並未盲目推行嚴厲規章,而是從杜拉克的管理思想中汲取靈感 —— 她先明確社團的「目標」,將「打進全國大賽」轉化為每個隊員都能理解的具體方向;而後依據每個隊員的特長與能力,合理分配訓練任務,比如讓擅長觀察的隊員負責記錄對手數據,讓體能出色的隊員帶領基礎訓練,這正體現了杜拉克「因人適任」的管理核心。 不同於正統管理學著作的枯燥論述,岩崎夏海以校園故事為載體,讓抽象理論變得生動可感。例如,晴子運用「成果導向」思維,不再讓隊員重複機械的訓練,而是針對比賽中暴露的弱點制訂訓練計畫;面對隊員間的矛盾,她借鑒「溝通優先」原則,組織定期座談,讓每個人意見都能被傾聽。這些情節不僅推動故事發展,更巧妙地解釋了杜拉克理論的核心 —— 管理並非高不可攀的學問,而是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實用工具。 作品最打動人的,是其傳遞的「管理即成長」的理念。棒球社在晴子的帶領下,不僅戰績逐步提升,隊員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身價值:曾經自卑的替補隊員,通過負責數據分析重拾信心;固執己見的隊長,學會了傾聽與協作。這恰如杜拉克所言,「管理的目的是激發人的潛能」,岩崎夏海將這一思想融入青少年的成長軌跡,讓讀者看到管理學不僅能用於企業經營,更能照亮個人的成長之路。 總體而言,《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是一部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作品。岩崎夏海跳脫出傳統管理學書籍的框架,以校園故事為橋樑,讓普通人也能輕鬆理解並運用管理智慧。無論是學生讀者,還是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士,都能從中獲得啟示 —— 真正的管理,從來不是冰冷的規則,而是充滿溫度的協作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