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李勁,版主推介
在現代職場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能力相當的兩個人,一個平步青雲,一個卻始終原地踏步。李勁在《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往往不在專業能力,而在於表達的藝術。話說對了,事就成了,這不僅是書中的核心觀點,更是貫穿全書的靈魂所在。
作者以職場實際案例為基礎,深入淺出地剖析表達的重要性。公司裡該怎麼說話?麻煩就沒了,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職場智慧。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園丁知道何時澆水、何時修剪,懂得表達的人知道在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如何把棘手的問題化於無形。書中透過生動的比喻,將表達能力比作職場的潤滑劑,能讓工作的齒輪運轉得更加順暢。
當你的建議被打槍時,與其堅持己見,不如學會繞圈子說服。這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更高效的溝通策略。作者巧妙地將這種表達技巧比喻為河流遇石,不是硬碰硬地衝撞,而是智慧地繞行,最終仍能到達目的地。同樣地,反駁上司時如何不惹毛人,關鍵在於將尖銳的意見包裹在溫和的語言中,就像將苦口的良藥裹上糖衣,既達到目的,又不傷和氣。
書中特別指出職場中有八句會害慘人的話,包括「不知道」、「你問別人吧」、「我不行耶」等。這些看似無心的表達,卻像隱形的絆腳石,不知不覺中阻礙了職業發展。作者建議,與其說「我不行」,不如說「我會努力學習」;與其說「完了完了」,不如說「我們來找解決方案」。這種表達方式的轉變,就像為自己的職場形象進行了一次華麗的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尷尬場面的處理建議極具實用價值。忘了對方名字時,與其慌張失措,不如坦然以對;說了蠢話後,與其耿耿於懷,不如用幽默化解。這些技巧就像隨身攜帶的急救包,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作者生動地比喻,這就像在社交的舞池中偶爾踩到腳,與其僵在原地,不如優雅地繼續舞步。
除了職場情境,書中還延伸至商務談判和家庭溝通。如何話說三分卻分量十足,何時該充分表達以免冤沉海底,這些都是需要細細琢磨的藝術。作者將表達比作烹飪,火候的掌握至關重要——過早揭鍋會讓食物夾生,過晚則會燒焦;過多調料會掩蓋原味,過少則索然無味。
全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將表達提升到戰略層面。它不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思維的體現。真正擅長表達的人,懂得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像一位優秀的棋手,能預判三步之後的局勢。這種能力讓表達不再是簡單的說話,而成為推動事情發展的強大引擎。
通過閱讀這本書,讀者能夠領悟到:在職場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表達能力就是最有力的武器。它能夠化敵為友,化險為夷,將可能的衝突轉為合作的契機。正如書中所傳達的,掌握表達藝術的人,不僅能在職場中游刃有餘,更能讓人際關係成為事業發展的加速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