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超越AI的思考架構》,Kenneth Cukier、Viktor Mayer-Schönberger、Francis de Véricourt

 


# 讀書報告-《超越AI的思考架構》,Kenneth Cukier、Viktor Mayer-Schönberger、Francis de Véricourt


在香港這座科技與金融交匯的城市,AI的腳步越來越快,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不禁問:人類的優勢在哪裡?《超越AI的思考架構》(*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的三位作者——《大數據》暢銷書作者維克多·麥爾-荀伯傑(Viktor Mayer-Schönberger)、科技評論家肯尼斯·庫基爾(Kenneth Cukier)與法學家弗朗西斯·德維科特(Francis de Véricourt),給出了一個饒有深意的答案:人類的「造局力」,即搭建思考架構的能力,是AI難以企及的。


三位作者都是各自領域的權威,維克多的《大數據》風靡全球,讓人們重新認識數據的力量;肯尼斯長期關注科技趨勢,評論犀利深刻;弗朗西斯則從法律與社會層面剖析人類行為。他們聯手寫作,旨在幫助人們在科技動盪的時代,找到人類獨有的競爭優勢。


寫作的緣由,是面對AI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焦慮於「被取代」,卻忽視了人類最核心的能力——「造局」,也就是定義問題、搭建思考框架的能力。AI善於在既有框架下優化,而人類能創造新框架,引領方向。


書中講到一個案例: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時,AI可以快速分析數據、預測傳播,但判斷「何時封城、何時放開」的框架設計,卻離不開人類基於價值觀、社會現實的權衡。作者們指出:「AI是出色的解題者,但人類是卓越的題目設計者。」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談AI的威脅,而是專注於挖掘人類的獨特優勢。對於香港的專業人士,尤其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從業者,它能幫助大家找到在AI時代的立足點——不是跟AI比算力、比速度,而是比「造局」的思考架構能力。它語言通俗,案例豐富,從不說教,而是引導讀者思考:在自己的領域,如何發揮「造局者」的優勢。


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城市,AI已經滲透到金融交易、物流管理、客戶服務等諸多領域。很多人陷入對AI的恐慌,卻忘了人類最寶貴的能力從來不是重複性勞動,而是創造性的框架搭建。《超越AI的思考架構》提醒我們,只要善於「造局」,人類就能在AI時代佔據主動。


讀完這本書,再看身邊的AI應用,便多了一份清醒。原來人類的價值,在於那些AI無法複製的思考架構能力。在香港追求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進程中,若能掌握「造局」的思考架構,或許就能在AI浪潮中,走出一條屬於人類的獨特成功之路。


留言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