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行老闆與跑車工程師的下午茶》
《五金行老闆與跑車工程師的下午茶》
街角五金行的王老闆總戴著老花鏡,貨架上的螺絲按直徑排得整整齊齊,連扳手都分為「家用」「工業級」。顧客來買網路晶片,他會慢悠悠說:「這款穩當,路由器用五年不會燒,但想讓遊戲不掉線?還得靠對面廠子的引擎。」
對面的跑車廠裡,李工程師正趴在新車底調試。他手裡的GPU芯片閃著藍光,像引擎的火花塞,「這顆Tensor Core渦輪,能讓AI訓練速度快三倍,就像給跑車裝了火箭推進器。」說著踩下模擬油門,屏幕上的算力數據飆得比油表還快。
王老闆的店從不缺顧客——手機廠要Wi-Fi模組,數據中心要儲存控制器,就像家家戶戶離不開螺絲刀。只是每回進新貨,價錢總會先漲後跌,老顧客都懂:「五金行的利潤靠走量,追高不如等打折。」
李工程師的跑車卻總有人排隊買。有個AI實驗室的教授說:「別的車開起來也動,但他這款有獨家操作系統,踩油門的感覺完全不同。」就算偶爾降價,很快又會被搶購,畢竟能跑進「算力秒殺賽」決賽的,全鎮只有這一家。
下午茶時,王老闆抿著茶笑:「我這螺絲再結實,也頂不上他那引擎帶勁。」李工程師搖頭:「沒有您的零件搭骨架,我的跑車連車庫都開不出去。」
投資人聽著這對鄰居聊天,忽然懂了:選股就像挑工具,要穩當還是要飆速?其實五金行的扎實與跑車廠的狂飆,本就是產業鏈上的兩顆齒輪,咬合著向前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