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從華爾街神算子到加密巨擘:Tom Lee 的峯迴路轉致富傳奇

在變幻莫測的金融世界裡,有人憑藉直覺衝鋒陷陣,有人依靠內幕消息短線操作,但Tom Lee(湯姆·李)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用冰冷的數據預測市場的狂熱。這位從傳統華爾街頂尖策略師,華麗轉身為加密貨幣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佈道者與上市公司主席,其故事充滿了高低起伏、質疑與讚譽,堪當代金融圈最傳奇的篇章之一。 #### **第一章:韓裔天才的華爾街序曲——數據為王的起點** Tom Lee 的起點,是典型「人生勝利組」的劇本。出身於美國密西根州的韓裔家庭,他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譽滿全球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主修金融與會計,為他日後的「數據驅動」分析風格紮下堅實根基。 他的華爾街生涯始於1990年代,曾在 Kidder Peabody 和 Salomon Smith Barney 等老牌券商磨練。真正的騰飛是在1999年加入摩根大通(JPMorgan)。憑藉對數字的敏銳洞察和清晰邏輯,他於2007年晉升為該行的首席股票策略師,站上了華爾街的權力核心。在那裡,他帶領團隊為全球巨擘客戶提供投資建議,手握影響市場的巨額資金。 **早期威水史:** * **「神奇小子」的稱號**:在摩根大通期間,其準確的市場預測為客戶帶來豐厚回報,開始在業內嶄露頭角,贏得信任。 #### **第二章:堅守原則的風暴——誠信比飯碗更重要** 然而,他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2002年,他經歷了一場足以摧毀任何職業經理人的風暴。當時他發表了一份報告,對電信公司 Nextel 的財務狀況提出質疑。這份報告觸動了華爾街複雜的利益神經,令他一度捲入調查風波,甚至面臨業界的巨大壓力。 但Tom Lee選擇堅守自己的數據與專業判斷。最終,內部調查證實其研究並無不當行為,他成功捍衛了自己的清白與專業尊嚴。這場風暴沒有擊倒他,反而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勳章。 **逆境金句:** * **「在華爾街,你的聲譽是你唯一的真正資產。數據從不說謊,堅守它,你永遠不會錯。」** 這場風波塑造了他「數據派」的硬漢形象,讓他明白,獨立與誠信遠比短暫的利益更為重要。 #### **第三章:華麗轉身——擁抱未來,創立Fundstrat** 2014年,在傳統金融界達到頂峯後,Tom Lee做出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離開摩根大通的舒適圈,與人共同創立獨立研究機構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他看到了華爾街大行研究報告可...

新加坡“過江龍” 曾淵滄的財富傳奇

  新加坡“過江龍” 曾淵滄的財富傳奇 在香港的金融界,有一位被尊稱為 “散戶明燈” 的人物,他就是來自新加坡的曾淵滄博士。他的經歷就如同一部精彩的傳奇小說,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和讓人深思的投資智慧。 早年經歷與求學之路 曾淵滄出生在新加坡一個普通家庭,然而,命運似乎在他年少時就給他出了一道難題,父親的早逝讓家道中落。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早早地在他心中埋下了對賺錢渴望的種子。從小,他就展現出了對數字的天賦和熱愛,這也為他日後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順利考入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學院數學系,在那裡,他沉浸在數學的奇妙世界中,用敏銳的思維探索著學術的海洋。 大學畢業後,曾淵滄的求學之路並未停歇。他懷揣著對知識更深層次的追求,遠渡重洋來到英國。在英國,他先後考取了蘭卡斯特大學的運籌學碩士學位和曼徹斯特大學管理科學博士學位。在異國他鄉的校園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各種先進的管理和經濟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不斷地融合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視角。 闖蕩香港與多元發展 1987 年 8 月,曾淵滄背上行囊,踏上了香港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土地。初到香港,他出任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應用數學系高級講師,後來隨著城市理工學院升級為城市大學,他也被委任為管理科學系副教授。在大學的講臺上,他不僅傳授著專業知識,還將自己對金融市場的理解和洞察分享給學生,啟發著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除了在學術領域耕耘,曾淵滄還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他曾經擔任香港深水埗區區議會的委任議員,為社區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的身影也活躍在各個企業、機構中,擔任顧問角色,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他的足跡甚至延伸到了中國內地,曾受邀為中國國務院之國家退休保障計劃向部長提供諮詢,還榮任中國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此外,他還曾擔任香港運籌學會主席,在專業學術組織中發揮著重要影響力。 投資生涯的起起落落 說起曾淵滄的投資生涯,那簡直就是一部現實版的 “創富故事”。他的第一次投資經歷頗有戲劇性。1980 年,他在英國肯特大學作博士後研究員時,待遇優渥,錢花不完的他萌生出了 “錢生錢” 的想法。那時,英國保守黨剛上臺,首相撒切爾夫人打算將國有企業私有化,第一傢俬有化企業是英國宇航。曾淵滄心想,作為打頭陣的私有化企業,肯定不能失敗,值得一試。於是,他花了整整兩天時間,像個偵探一樣仔細研究招股書,...

羅賓漢的逆襲:HOOD躋身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艱辛與輝煌

羅賓漢的逆襲:HOOD躋身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艱辛與輝煌 一段從矽谷車庫到華爾街殿堂的創業傳奇,見證了金融民主化的浪潮與挑戰。 2025年9月8日,金融科技企業羅賓漢(Robinhood Markets, Inc.)迎來了其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時刻——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宣佈,這家曾經的創業公司新貴將於9月22日正式納入標普500指數。 消息公佈後,羅賓漢股價在週一早盤大幅上漲逾8%,市場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這一決定的認可。從疫情期間的「迷因股」狂潮到如今的標普500成份股,羅賓漢的發展軌跡勾勒出了一段充滿爭議卻又不乏輝煌的創業史。 --- 01 草創初心,金融民主化的先行者 羅賓漢創立之初便懷著「金融民主化」的使命,旨在讓普通投資者也能享受到華爾街級別的金融服務。其開創性的免佣金交易模式迅速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者。 平臺核心業務涵蓋股票、ETF、期權和加密貨幣等多元化資產交易。這種低門檻、便捷的交易方式很快在年輕投資者羣體中引發共鳴,為後來的爆發式增長奠定了基礎。 02 疫情催化,散戶狂潮下的爆發式增長 2020年至2021年間,全球進入疫情封鎖狀態,許多美國人擁有了更多空閒時間和減少了的開支,這為羅賓漢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機會。 在這段時期,羅賓漢的交易收入幾乎翻了一番。2020年一季度至二季度期間,正是美國進入封鎖狀態的關鍵階段,羅賓漢憑藉其零佣金模式和用戶友好的移動應用程序迅速搶佔市場。 03 迷因股狂潮,榮耀與爭議並存 2020年至2021年的「迷因股」熱潮中,GameStop股價漲幅超過2000%,而羅賓漢成為參與這場狂潮的首選平臺。 從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羅賓漢用戶數量從1170萬激增至2130萬,增長近一倍。這段時期也是羅賓漢最受爭議的階段,其暫停某些熱門股票交易的行為引發了廣泛批評和監管審查。 04 公開上市,迎接資本市場考驗 憑藉疫情期間的爆發式增長,羅賓漢在2021年7月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成功募集了21億美元資金。 然而上市後的公司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監管審查增加、市場波動性加大以及對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的質疑。這些因素導致其股價在上市初期經歷了大幅波動。 05 業務多元化,超越訂單流支付 認識到過度依賴訂單流支付(PFOF)的風險,羅賓漢積極推動收入來源多元化戰略。 公司發展了淨利息收入和訂閱服務收入,其中Robinhood Gold...

彼 得・蒂爾與 BLSH:矽谷投資界「無寶不落」的傳奇共鳴

在矽谷這個充滿變革與機遇的科技聖地,彼得・蒂爾(Peter Thiel)以其獨到的投資嗅覺和驚人的成功率,成為公認的「無寶不落」傳奇。從顛覆金融業的 PayPal,到重塑社交生態的 Facebook,從開啟大數據時代的 Palantir,再到推動商業航天的 SpaceX,他的投資足跡與 BLSH 所代表的前瞻視野、顛覆精神形成深刻共鳴。這種共鳴不僅體現在對潛力領域的精準判斷,更在於敢於挑戰常識、堅持非共識性機會的戰略定力。 顛覆金融業的第一桶金:PayPal 與 BLSH 式的破局思維 1998 年,當互聯網尚處於萌芽階段,彼得・蒂爾與麥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聯合創立 Confinity 公司,後與埃隆・馬斯克的X.com合併為 PayPal。這一行動與 BLSH 所倡導的「打破現有格局」理念高度契合 —— 在網路安全體系尚未成熟的年代,讓用戶相信數位貨幣的安全性無異於挑戰常識,但蒂爾堅信線上交易的未來潛力,正如 BLSH 對新興領域的敏銳洞察。 PayPal 的成功不僅依賴技術創新,更在於蒂爾構建的「PayPal 幫」(PayPal Mafia)生態。這批精英包括 YouTube 創始人查德・赫利、LinkedIn 創始人雷德・霍夫曼等,他們日後成為矽谷重量級人物,印證了蒂爾與 BLSH 相似的人才識別力。2002 年 eBay 以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為蒂爾的投資帝國奠定基石,這筆交易也成為 BLSH 式「早期佈局、長期收穫」的典範。 社交網路的世紀押注:Facebook 背後的非共識堅持 2004 年,當多數投資者輕視哈佛學生馬克・扎克伯格的校園社交項目「TheFacebook」時,蒂爾以 50 萬美元獲得 10% 股份,成為首位外部投資者。這一決策背後,是與 BLSH 一致的邏輯:看準事物本質而非表面爭議。蒂爾認為,社交網路的核心是構建數位人際網路,用戶規模的指數級增長將帶來壟斷性價值,這與 BLSH 對「潛力賽道」的判斷標準不謀而合。 事實證明,Facebook 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社交平臺,2025 年市值突破萬億美元,蒂爾套現至少 10 億美元,回報率高達數千倍。這筆投資不僅是矽谷經典案例,更成為 BLSH 式「在質疑中堅持真理」的完美詮釋 —— 當多數人嘲笑「大學生活娛樂網站」時,蒂爾已看見其改變人類溝通方式的潛力。 大數據時...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