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一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I:心藥》
#### 核心主旨
本書以「心為百病之源,亦為萬藥之本」為核心,提出情緒與心念是影響健康的關鍵因素。作者強調,現代人過度依賴外在醫療手段,卻忽略了內心的自我調適能力,而「心藥」正是透過覺察、寬容、放下等心靈修練,化解情緒鬱結,從根源修復身心平衡。
#### 精華語錄與感悟
- 「憂慮是細菌的溫床,快樂是健康的疫苗。」這句話點出情緒與免疫力的緊密關聯。現代醫學已證實,長期焦慮會降低免疫細胞活性,而積極情緒能促進內啡肽分泌,減輕炎症反應。生活中,許人因工作壓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忽略了情緒疏導,最終導致亞健康甚至慢性疾病,這正是忽視「心藥」的後果。
- 「原諒他人不是放過對方,而是解脫自己。」書中列舉多個案例,有人因執著於他人的傷害,長期處於憤怒、怨恨中,最終引發肝病、高血壓等問題。這讓人體悟到,原諒的本質是釋放內心的負能量,不讓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學會與過去和解,才能讓心靈鬆綁,為健康鋪路。
- 「每個念頭都是一種能量,正向的念頭能滋養身心,負向的念頭則會消耗生機。」作者認為,人類的思維模式會直接影響身體細胞的運作。當我們時常抱持感恩、樂觀的念頭,身體會處於放鬆的修復狀態;反之,猜忌、抱怨等負念會讓身體陷入緊張應激,長期累積便會引發各種不適。這提醒我們,日常要時刻覺察自己的念頭,及時驅散負能量。
#### 實踐價值
本書提供了多種「心藥」實踐方法,如每日冥想、情緒日記、正向暗示等。這些方法簡單易操作,不需要特殊工具,隨時隨地都能進行。例如,每天花10分鐘冥想,專注於呼吸,放空思緒,可有效紓解壓力;堅持書寫情緒日記,能幫助我們梳理內心雜念,找到情緒源頭並加以調整。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這本書不僅是健康指南,更是心靈成長的良師益友,引導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時刻關照內心,用「心藥」築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