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黎智英《我的夢想是一隻糯米雞》

糯米雞裡的夢想:讀《我的夢想是一隻糯米雞》之感悟
翻開《我的夢想是一隻糯米雞》,字裡行間飄散的不僅是糯米雞的香氣,更藏著關於夢想、記憶與生活的溫柔敘事。作者以一隻平凡的糯米雞為引,將童年滋味、成長困惑與對夢想的堅持娓娓道來,讓人明白: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食物,往往承載著最珍貴的初心。正如汪曾祺所言:「食物是記憶的鑰匙,一口就能打開通往過往的門」,這本書便以糯米雞為鑰匙,開啟了一段關於夢想的溫暖旅程。
書中對「糯米雞與童年記憶」的描寫,讓人憶起蔡瀾的話:「童年的味道,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鄉愁」。作者寫外婆手作的糯米雞,「油紙包裹著糯米的綿密、香菇的鮮香與雞肉的嫩滑,蒸好後掀開紙角,熱氣裹著香氣撲面而來,是童年最幸福的滋味」。這簡單的美味裡,藏著外婆的疼愛與童年的歡樂 —— 每當作者考試失利或心生委屈,外婆總會蒸一隻糯米雞,說:「吃飽了,心就暖了,夢想也會長出來」。這讓我體悟到,食物從非僅為果腹,更是情感的寄託;那些伴隨滋味的記憶,會成為日後面對困境時的力量。正如書中所言:「外婆的糯米雞,是我最早的『夢想催化劑』,讓我知道無論走多遠,總有一份溫暖在後方」。
糯米雞不僅是記憶的載體,更象徵著「夢想的初心」,這與周作人「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的理念不謀而合。作者長大後離開家鄉,在大城市打拼,面對工作的壓力與現實的磨礪,曾一度迷失方向 —— 他為了所謂的「成功」,熬夜加班、迎合他人,漸漸忘記了最初想成為「美食作家」的夢想。直到某次在路邊攤吃到一隻糯米雞,熟悉的滋味瞬間喚醒記憶,他才驚覺:「夢想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偉大目標,而是像糯米雞一樣,踏實、飽滿,藏著生活的真味」。這讓我想起福樓拜的名言:「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從悲傷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的那天」。作者從糯米雞中重拾初心,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寫作,將對食物的熱愛與生活的感悟化作文字,最終慢慢靠近了自己的夢想。
書中更蘊含著「食物與生活的哲思」,恰如《菜根譚》所說:「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作者在書中感慨:「糯米雞的美味,在於糯米的耐心蒸煮、食材的搭配得當,缺一不可;人生亦如此,夢想的實現,需要腳踏實地的堅持,而非急功近利的投機」。他寫自己學做糯米雞的過程:起初總是蒸得過硬或過軟,直到慢慢摸索出「火候要足、時間要夠」的訣竅,才做出接近外婆味道的糯米雞。這恰如愛因斯坦所言:「耐心和堅持總是勝過激烈和狂熱」。作者透過糯米雞明白,生活沒有捷徑,夢想更需堅持 —— 就像糯米需要慢慢吸收水分與香氣,人生也需要在歲月中沉澱,才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讀罷《我的夢想是一隻糯米雞》,我深切感受到,夢想從非遙不可及的「宏圖大計」,它可能藏在一隻糯米雞的香氣裡,藏在童年的記憶中,藏在對生活的熱愛裡。作者以溫柔的筆觸告訴我們:無論走多遠,都別忘記最初的滋味與初心;無論現實多艱難,都要像堅持做出美味糯米雞一樣,堅持自己的夢想。願我們都能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糯米雞」,並帶著這份溫暖與堅持,一步步走向夢想的方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建站初心與分類標籤

估市頂部是不自量力的點紅點綠

主旨:致拿破崙・希爾的一封信:一個跨越時代的知音

標籤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