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氣》讀書報告:以信念鑄就人生逆旅
楊受成《爭氣》一書,不僅是一部個人自傳,更是一部關於堅持、抗逆與初心的人生教科書。全書以真實經歷為筆,記錄了他從香港街頭的少年郎,到商界傳奇的跌宕歷程,而貫穿始終的「爭氣」二字,既是他面對困境的精神支柱,也是留給讀者最珍貴的人生啟迪。
「爭氣不是要向別人證明什麼,而是要對得起自己的初心與付出。」 這是楊受成在書中反覆強調的核心觀點。他的創業之路從鐘錶生意起步,年輕時憑著一股闖勁闖蕩市場,卻在事業巔峰遭遇信任危機與財務崩潰,一度從萬人追捧淪為負債纍纍。但他並未沉淪,反而在困境中喊出「跌倒了就要憑自己的雙手爬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爭氣」。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爭氣」從不是與他人較量的功利心,而是在命運低谷時,依舊不放棄自我的堅強意志。
在人生最艱難的時期,楊受成曾睡在辦公室,每日奔波於還債與重建事業的路上。他在書中寫道:「逆境是最好的磨練,它會讓你看清自己的底線,也會讓你發現自己的潛力。」這段經歷讓我明白,所謂「爭氣」,從不是一帆風順時的錦上添花,而是在風雨飄搖中,依舊保持前行的勇氣。他憑著誠信待人的原則,重新贏得合作夥伴的信任,逐步收復失地,這也印證了他的另一個信念:「誠信是爭氣的基石,沒有誠信的奮鬥,不過是投機取巧的空殼。」
楊受成的「爭氣」,還蘊含著對責任的擔當。他在事業重現生機後,不僅致力於企業發展,更積極回饋社會,資助弱勢群體與青年創業者。他說:「一個人的爭氣,不僅僅是改變自己的命運,更要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這才是有溫度的爭氣。」這句話打破了我對「爭氣」的狹隘認知 —— 真正的爭氣,從不是獨善其身的成功,而是帶著溫度與責任,成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閱讀《爭氣》的過程,猶如與楊受成進行一場心靈對話。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從無永遠的順境,也無永遠的逆境,關鍵在於面對困境時,是否有「爭氣」的信念與行動。「人生的高度,從不取決於起點,而取決於你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次數」,這句書中語錄,將成為我今後面對挑戰時的精神坐標。楊受成用一生踐行「爭氣」二字,讓我們看見:所謂傳奇,不過是在無數個想要放棄的瞬間,依舊選擇堅持的普通人。而這種「爭氣」的精神,正是每個平凡人在人生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查看所有標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