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德「掃街榜」登場:本地生活服務大戰進入多元競爭新階段高德地圖推出的「掃街榜」,不僅是其產品功能的創新,更被視為阿里深入本地生活「到店」業務的關鍵佈局,也標誌著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競爭已走向多元與激烈。「掃街榜」本質是基於用戶真實導航、搜索、到店行為數據,結合支付寶芝麻信用體系,通過AI算法生成的生活服務榜單,意在解決傳統UGC榜單「刷好評」「刷單」的痛點。其創新之處頗為突出:數據維度納入導航到店人數、復購率等真實行為數據,難以偽造;引入芝麻信用提升榜單可信度;推出「本地人愛去榜」等細分榜單,給小館更多曝光;並宣稱「永不商業化」,直指行業公正痛點,且背靠高德海量用戶與出行數據,助力其從導航工具向生活推薦平臺轉型。但「掃街榜」面臨的挑戰亦不容忽視。大眾點評等產品已形成強大用戶心智壁壘,用戶習慣難以輕易改變;對熟客多的社區店、目標用戶不常用高德的店鋪,存在數據盲區;「永不商業化」的長期可持續性與商業利益平衡存疑,且AI算法判定邏輯透明度不足,可能出現誤判。事實上,本地生活服務大戰早已拉開序幕,「掃街榜」的推出更是讓戰況升級。當前競爭已從早年「千團大戰」「外賣大戰」,進入全方位生態化競爭階段。阿里系高德憑真實行為數據與生態協同取勝,主推「掃街榜」;美團強化「到店+到家」協同,依賴成熟商戶網絡;字節系抖音則以內容種草為核心,憑流量優勢突圍,三方各有優勢與挑戰。此次大戰還有深層看點:競爭維度從價格戰轉向「真實性」「技術能力」比拼;AI成為新戰場,各方均以AI優化服務;且是生態系統間的對抗,各方整合資源打造消費閉環。對商家而言,選擇增多但運營壓力加大;對用戶則有望獲得更優服務,卻需適應新平臺。總體而言,高德「掃街榜」是阿里切入「到店」業務的有力嘗試,但其成敗需經市場檢驗。本地生活服務大戰已進入新階段,未來大概率呈多強並存格局。而能否為消費者與中小商家創造價值,纔是決定各方走多遠的關鍵。
留言